当前位置:铅笔书斋>历史小说>南明靖江王>第532章 山西(七)

第532章 山西(七) (1 / 3)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马鸣佩与鄂硕刚刚击败土默特部的包罗,又传来睛天霹雳:明军攻陷了太原府,正往大同杀来。马鸣佩急调大同副将朱衣客去雁门关驻防;自己屯兵于山阴县为朱衣客后援;鄂硕则移驻阳和卫。

范友贤的北伐大军在太原歼灭了清军贾汉复、刘武部后,马不停蹄地北上。

先入阳曲,阳曲的清军只有两千新兵,一触即溃;再打忻州,忻州守备不敢战,献城归降;然后一路受降,定襄降了,五台降了,崞县降了,宁武降了,就连军事要地代州也降了。

“呵呵!清虏大势已去啊!”范友贤得意地对李定国说。

“大将军,我军虽已占尽优势,仍须尽快抢占雁门关,跃过句注(雁门山)、夏屋二山,不能给清虏以喘息之机”。

范友贤抚须笑道:“鸿远说得是,我等应一鼓作气复大同,打出个万里江山日月红!”

“报,雁门关出现了清军的旗帜”,两人正说着,传来了军情。

“什么,如今这局面,竟还有不开眼的虏将,敢犯我军之虎威?”

范友贤不由得惊奇,问道:“可查探清楚了,来的是清虏哪支人马?”

“打的旗帜是大同副将朱衣客”。

“哼哼,一个小小的副将,也敢螳臂挡车。传令全军,即刻前往雁门”,范友贤一声冷哼,下达了军令。

??

昔年雁门路,霜气逼征鞍。

野望天何惨,徒行老更难。

人烟隔水静,鬼火照沙寒。

战伐空悲感,风凄戍角残。

这首《雁门》乃大明布衣诗人谢榛所作,写尽了雁门关历经的血战和沧桑。确实,赵武灵王在此破林胡,杨家将在此御辽兵,关墙下,不知埋了多少征人骨。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此关位于勾注山(雁门山)上,群峰挺拔、地势险要,“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山海经》上说:“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故得此名。

大同副将朱衣客踆巡在雁门关上,心神不定。他爹是个官迷,所以给他取名为朱衣客,说“这名字好,我儿将来必着朱衣”,这个时代,穿朱衣者,非富即贵。别说,托名字的福,降清后官运亨通,巴结上了宣大总督马鸣佩,三十岁不到,便当上了副将。

可如今朱副将遇上了大麻烦,对其有知遇之恩的马总督令其驻守雁门。一想到自己不过五千兵马,如何敌得过数万明军虎狼?心里直发毛,可上官差遣,又不敢不去,只好硬着头皮来到了雁门。

查看了一下城墙,倒是蛮坚固的,由关城、瓮城、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高三丈多,周二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还筑有垛口。围城周十里,南端与关城的东西翼相连。仅有一条小路穿关城而过。句注山与夏屋山连成一体,巍巍群山,构成了大同和太原之间的天然屏障。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