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书斋>科幻小说>核芯位面>第二十一章 替身(续)

第二十一章 替身(续) (1 / 4)

众所周知,在地球位面中,现代的cpu和芯片是不可能依靠“手搓”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

虽然在上个世纪,人们在制作最早的计算机时,确实需要工程师们一枚一枚地将那些晶体管和电子管拼装成复杂的电路,甚至有坊间传闻说,在某些早期的航天项目中,他们甚至雇佣了纺织女工来编织那些负责存储“0”和“1”的金属线圈……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拼装电路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如果将一枚高端cpu的设计图纸铺开的话,这些纸张的数量足够铺满几个足球场,而要将如此复杂的电路集成到不足巴掌大小的一枚芯片中,人们需要纳米级别的加工工艺……在这种尺度下,任何人们常见的导线,镊子都毫无用武之地,人们只能依靠探索自然规律时发现的一条条“规则”与“漏洞”,来想方设法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譬如,在程远所在的年代,人们所使用的,加工芯片的手段便是“光刻”,这种方式类似于程远在小学自然课上学到的使用氢氟酸在玻璃上雕刻花纹的方法,只不过两者间的精度可能会差上十几个数量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当年的程远对刻玻璃这件事很有兴趣,但他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家中长辈的批准。原因无它,虽然氢氟酸是“弱酸”,但是它却有着极强的毒性,如果一旦不慎沾到身上的话,那些宫廷小说中的什么蚀骨剧毒都要统统靠边站。程父当年在工厂工作时,就曾经听说过两个缺乏安全知识的不幸工人偷偷将氢氟酸拿回家的例子……

后来,那两名工人中运气好的那位被车间开除了,而运气不好的那位则被阳间开除了。

咳咳,言归正传。

要加工出一枚复杂程度如此高的cpu,自然需要复杂无比的设计和加工流程,就算是沉浸此道多年的资深工程师,也从不敢打包票说自己能够掌握整个生产流程的方方面面。抛开工艺什么的不谈,单就那可以铺满足球场的图纸就足够一般人看到怀疑人生――这个模块是谁?这条总线从哪来?要到哪去?

因此,工程师们需要借助工具的力量。他们在计算机中开发了一套被统称为eda的辅助设计工具,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工程师们只需要动动鼠标,就可以方便地生成出一张张电路图,并自动验证它们的合理性。有了这些工具,工程师们便可以制作更强大的芯片,而更强大的芯片又能够驱动功能更加完善的eda工具……

芯片、工艺与设计软件,它们是地球位面信息时代中,构成一切高精尖技术的基石。

这也是为什么,程远在看到依灵为他展示的“设计软件”时,会感到如此惊讶的原因……这代表着,这个位面中的“核芯”修炼体系的深度,比他想象得要深得多!一个能够通过手搓制作出来的算路,以及一个需要专业工具才能设计出来的算路,它们的复杂度绝对不会在同一个量级!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