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书斋>其他小说>尘境心影录>一位在家母亲给出家儿子的信

一位在家母亲给出家儿子的信 (1 / 2)

李贽《焚书》,有《读若无母寄书》,细读此篇,可以读到拍案叫绝、手舞足蹈的状态。

一位在家的妇人

一个守寡的老母

一封简单的书信

一些平常的言语

却能将佛法大意讲得动人心弦

却能将佛法大意讲得让人心悦诚服

……

下面,就看看,这位母亲给自己做了和尚的儿子写了一封怎样的书信?这书信又是如何地讲说?

孩子啊!我一年比一年老了。

你八岁的时候,你的父亲不幸离世。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守寡,抚养你成人。

你有你的人生、你有你的选择。那时候,你要出家,我尊重你,遂了你的心愿。既然已经如此,我也就把一切当作天意了。

虽然你已经出家,但是幸好佛堂离家门不远,老人想念你的时候,也可偶尔相见。在你心中,大概认为自己是出家修行之人,已断了俗世的情缘;但是,在老人的心中,或许常常见不着你,但你住得离家近,所以,至少觉着母子的心是近的。

这几天,听说你要离开现在的寺院,往远处去修行,我心中不忍,所以想跟你说几句。

不说别人,就说你师父吧。

你师父也是有名望的人、也是学道有成的人。想想他当日出家,也是在父母双双过世之后,才抛下这尘世的一切,全心全意持斋受戒的。不学别人,你也该学学你师父的样子,等我死了以后,再往三山五岳求佛问道不迟。总归是,我在世的时日毕竟少,你远路修行的机会终究多。

关于远出修道的事,你也对我解释说:

既然出家为僧,就要放下牵挂,远离红尘。其实,住远住近都是一样。住在近处,母亲有难处,儿也帮不得半点;母亲有病痛,儿也替不了一毫。

孩子啊!话是这样说。但是,老人若有个三病两痛的,住得近了,还是方便。老人已是风烛残年,病病灾灾中,说不定哪一次就死了。你若在近处,病痛之中,老人也不会太牵挂你,临终也可见得你一面。再说了,你虽已出家,但终归是肉身,这肉身,终归是父母所赐。你虽托身佛祖,但看你平日行事,依然以我为母。母有疾患,你必牵念,若在近处,牵念自然少些。这样看来,你在近处,我也安、你也安,两处相安,我可少思儿之苦,你可安修行之心,岂不是两好?再者,以老人之见,安处就是静处,静处就是修行的好境地,你又何苦要跑去远方求静处、求修行呢?

再说说你现在修行的庙院,那是你秦苏哥哥买来给你的。况且,自从你进入这个庙院修行以来,你哥哥也待你不薄,你又如何可以不顾你哥哥待你的情分?你又如何向你哥哥讲说你弃庙远行的情由?你在佛门修行,心中藏的是佛家的精神;老人在家过活,胸中怀的是人间的道理。依老人之见,人间的道理讲得过去,才能上升到佛家的精神。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