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书斋>历史小说>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27章 好战略也要有好执行

第27章 好战略也要有好执行 (1 / 4)

袁绍对于公綦稠这么一个反面典型忽然冒出来,内心是颇为欣喜的,他连忙给何进提了一个具体的平叛方略:

“大将军,依我之见,既然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已经凶多吉少了,而且他确实对渔阳乌桓对张纯的暗中勾结没有察觉,一个失察之罪是免不了的。咱不如就上奏朝廷,将此前幽州各部乌桓的欠饷、朝廷拨付钱粮不足等罪过,都推到公綦稠身上。

对于从贼的乌桓、鲜卑,咱要一边武力进剿,一边尽可能暗中宣讲前两年之所以欠饷的理由,把乌桓人对朝廷的怨气转移到公綦稠为代表的欺上瞒下之辈身上。”

李素在下面,听了袁绍这番话,都差点儿生出幻觉了:你丫居然是袁绍?要是不看你这张帅脸只听声音,我还以为你是跟王垕说“汝故行小斛分粮,借汝项上人头一用”那货呢!

歹毒啊,这不是曹操才想得出来的计策么?把朝廷欠饷的罪过,都推到一个死人身上,给双方都有一个台阶下。尽管这个死人,或许死前是忠于朝廷的,被乌桓人突袭时,说不定还努力反抗过,是力战而死……

但不得不承认,在快刀斩乱麻的时候,这种招数虽然道义上卑鄙了点,但对于平息事态确实是有效果的。

“袁绍年轻的时候智商居然还挺高呢?难道历史上官渡之战前后,他屡屡昏招迭出,只是因为天寿将尽、老年痴呆了?”李素内心不由升起这么一股念头,顿时觉得三国志也好,三国演义也好,对那些名人的定性,也不能全信。

史书和演义,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喜欢“盖棺定论”,也就是拿一个人最终的巅峰成就或者巅峰罪行,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

史书过于简略,看不出一个人才的成长性。

如果只是为了知道这人最终是个什么样的人、做成了什么事、如何历史评价,看史书是没问题的。不是史书不想写细,而是要记的人太多,必须惜字如金,只能以这个人的“终极形态”来定性。

就像打光荣的三国志,诸葛亮登场就写着“智力100”,赵云登场就写着“武力98”。

但是,既然是穿越过来,跟这些活生生的人打交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就好比很多小白,拿一个“诸侯讨董时徐荣先后击败了曹操和孙坚”就妄下“所以徐荣才是三国第一军神”的结论来博眼球。

拜托,人是会成长的。战争和军事素养,更是需要实战经验堆出来的。

讨董之初,西凉军是常年讨伐羌乱、已经打了小二十年仗的成熟军事机器。而关东诸侯都是刚刚要开始战乱的新兵蛋子,就算将领有经验,基层军官指挥体系也还没有经验。

徐荣击败了刚出道没几年的曹操和孙坚,只能说他确实比30多岁时的曹孙更强,算是一代名将,但未必就是空前绝后。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