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书斋>历史小说>新世界1620>第二十九章 波特市的问题

第二十九章 波特市的问题 (1 / 5)

曾经的奥尔巴尼地区,如今的波特市,在经过半年的紧张建设后,已经具备了起码的城镇基础规模。冬季的大雪让第二期城市建设暂时停工,加之现在临近春节,大部分的建设区已经停工,无数的建材和建筑工程机械都进行了封存,并等待开春。

从军事安全和市区排水角度考虑,第一期建设的市区坐落在离宋河大约700米、高出四周平原仅仅十几米的一片坡地上,一道环形的混木墙圈住了这片占地大概1200多亩的市区,其中就包括后世的樱桃岭公园。市区东面,一条穿过围墙的大道直接通往宋河内河码头区。距离市区的西北角大约300多米外,是波特市陆军驻军的军事要塞区,一座足以容纳一个营的大型军事基地坐落在一座坡岭上,能够俯瞰整座宋河西岸大平原。

市区南面的坡地或沿岸平原地带,零散部分着属于波特市市民的私人小农作区,总规模也不过数百亩,包括谷物、蔬果种植园以及若干牲畜养殖场。其中仅有少部分进行了真正的垦殖作业,更多的还仅仅是被一圈小栅栏围着,没有进行任何实际性的开发。而市区的北方平原以及宋河对岸,就是茫茫一大片的属于国营农林渔牧集团的大型拧规划区。

国营农林渔牧集团的第一期农业开发,就高达3万亩规模,分为了10个拧。但目前来看,这种大规模的圈地行为又一次应征了“再漂亮的计划如果只停留在图纸上,那计划等于没有”。

10个拧,目前仅仅只有两个稍小的进行了开发,面积不过4000来亩。入秋后就进行的土地翻耕作业因为雇工人力的不足,进展十分缓慢。摩和克人退出这一地区后,能聚拢的其他印第安部族人口比预想得少了太多太多,而且从文明素质上来看,他们明显比现在已经适应了几年近现代生活的德拉瓦部族要落后得更多,基本上很难让他们**从事除了刨土以外的任何复杂工作。

如此这般。波特市在开春后能够真正进行农播的土地面积,满打满算还不到5000亩,这显然和当初的规划差了一大截。问题其实大家都能看得到,就是执行力和人力不足。

虽然波特市的建立经过了长达一年的论证和准备,但到如今。也仅仅只有800多名的市民在这里落户。其中大约一半多都是从其他城镇迁居而来的老国民,整个1624年下半年安排到波特市的新移民数量还不到400人。

老国民比例较高,也有一定好处,至少从一开始。这里的生活秩序不会显得太另类,许多华美国的生活方式可以很顺利的感染传递给新来的移民,但这无法解决波特市1625年的发展规划问题。

林朝恩,今年已经30岁了,在大灾难前曾是一名很普通的码头建设单位小助理。大灾难后也是建筑工程队里公认的老实人,建国后在周毅的政府建设部做了段时间的曼城市长岛新区市区的相关工程规划工作,因为拥有曼城市长岛新区从无到有的全套规划建设经验,所以波特市的第一任市长,总理齐建军就选择了林朝恩,看中的就是他能够冷静对待发展困难期的那种沉稳素质。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