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书斋>其他小说>群哗>第七章-1

第七章-1 (1 / 2)

九零年,老秦头从北平回到金门村。一路上,他思忖良久,他放弃了一些东西,甚至可以说自己的整个生命。他觉得自己与整个时代格格不入。那个年代,青年人都在读诗、写诗,失去诗,就失去了一切。白天、晚上,柳树下,池塘边,路灯下,图书馆门口,诗意泛滥成河。老秦头不会写诗,也拒绝写诗,他甚至厌倦诗。他发表了几篇作品,在文坛初露峥嵘,小有名气。朋友们都在传抄汪国真的诗,北岛的诗,芒克的诗,舒婷的诗,海子的诗。他们认为,当诗歌无存,生活也就只剩下苟且了。诗人朗诵会人山人海,一票难求,为了一张诗人的签名,朋友们可以大打出手。有人断言,文学的精髓便在诗中了。他尊崇巴尔扎克,立志刻画出另一部社会之书。诗成雨落,诗作风起,诗落成雪,诗伴月华,诗化星光,诗随风逝,四季收藏……几位编辑挽留他不住,他执意要离开北京。没有人知道他心中所想。很快,他也被忘记了。

金门村,北方的一个偏僻的村子。老秦头回去的时候,村子周围还有野狼在四处觅食。村民们依旧在勤勤恳恳地与黄土斗争,生活十分艰苦。为防狼,出门得带棍子,狼不怕人,人不怕狼。几年没回家,要回家时他反而为之胆怯,他用宋之问的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为自己壮胆,他知道此番回去少不了一番风雨。

村里变化不大。几十户人家,大都祖孙三辈人,住在窑洞里。村里的土路还是和过去一样坑坑洼洼,每逢下雨稀泥成河。路两旁的柳树槐树枝繁叶茂,骡子和驴在树下出着憨气,趾高气扬的大公鸡顶着红冠气势汹汹地追着狂奔而逃的孩子。夏天阵雨不断,暴雨如注,从沟渠里溢出的雨水没到膝盖,大雨裹挟着泥土像老池流去,老池容纳不住,全向山沟奔去。阴晴不定的夏天,青蛙遍地都是,夜晚星辰如画幕,凉风习习下,蛙声一片。乘凉的人坐在门前小桥前,和邻居聊天。老秦头回到村子的那个夏天,一切还都还和他小时候一样。

老秦头常常望向母亲的三寸金莲,那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就像坚硬的黄土和漫山遍野的野草一样,传递着旧时代的味道。老秦头从来不是一个求新尚新的人,他迷恋年代感的东西,岁月留下的古朴的气息令他沉醉。在家乡,他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味道。相传,金门镇曾是春秋某圣贤的居住地,他曾留下不少神话传说。重拥熟悉的天地,老秦头便不再为失去了城市的浮华而悲戚。淳朴和贫苦的生活倒让他感到安心。

老人家无法理解他的荒唐行径,受了很大打击。他回来不久,双亲离世,留下尚未成家的老秦头彳亍独行。老秦头的伯伯们为此震怒,他们和老秦头的父亲保持同样的观点――一个家族的所有希望从云端又掉到了黄土地上,什么也没有留下,甚至还带走了一切。但老秦头不去讨好别人,他很倔犟,他不想干的十头牛也拉不住。父母去世后,谁也拿他没办法。他要种地,谁也拦不住。老秦头对他们说,他的笔就是他的世界,他的思想就是他的星空,他的文字就是他的一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