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在永嘉,修道是常事,全境上上下下都喜欢修行,尤其是上层人士特别爱修行,十人里头就有五六人曾经修行过,一点也不扎眼。

修道就像五六十年代上山下乡,或者新世纪扶贫一样,绝对算得上是一种资历,以后和同僚唠起嗑来都心有戚戚焉。

送婉儿去道观修行一段时间,既能避开那个二流子,又不至于和大房彻底开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因此张同知立马同意了妻子的想法:“既然你这么想,那就送她去吧。”

“这正是我想和老爷商量的,我想送有什么用,那长青观不肯收啊!”张周氏急眼道。

“为什么不肯收?”

“我听靖国公夫人说,那长青观的陶道媪是宫里出来的,早年在永乐宫修行,后来和几名徒弟去了长青观。

“听说她既自行修道,又会带一些官家女子修行,这些官家女子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官宦世家,婉儿无人引见,想要做她的弟子却十分不容易。”

“我还听说,那长青观不仅教修道明心,还教列传经史、文章著作、琴棋书画,更有妇德、宫廷礼仪、庶务管理等等,在那里修行过的女子无不明史通今,又能著作文章,出来都做了官家大妇呢。”

张同知沉吟半晌道:“既如此好,那更要送婉儿去了,只是不知夫人有什么法子?”

“妾身连靖国公夫人都搬出来了,还能有什么法子?”

“你光靠嘴皮子这么说,人家岂知真假?”

“我一个诰命五品宜人说的话还能有假?”

“夫人,不是我说你,你也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吧。那个陶道媪既然是宫里出来的,你区区一个五品宜人,谁知道你是谁啊?”

“老爷!”被自家老爷背刺一刀的行为气得不轻的张周氏,半天都匀不过气来,但又想不出什么强有力反驳的话来,只得自暴自弃道:“那你说怎么办?”

“依我看,不如请靖国公夫人修书一封,帮以说和、说和?”

“咦,这个可以哦,靖国公夫人的信鉴,她总不能装不知道了吧。”

“我看就这么办,明天一早,你立刻修书一封让大昌送去靖国公府,再讨国公夫人的引荐回来。”

“好。”

“只是这一来一往的得有十天,明天我就回府城,再来就得等到下元节,我已经和顾邑令商定在闻家村摆道场,顺道宣讲那番薯的种植。夫人,你是跟我回去?还是留在这里?”

“就十天,妾身还是在这里等着吧,省得回去还要防着那个兔崽子。”

“也罢,明天我和顾邑令说一声,你和婉儿就留下清静几天。”

张同知夫妇商量完毕才熄灯休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